九霄梦典>灵异小说>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52章 扶苏祭天
    昭人自古就以善于养马而著称,在因功被封为诸侯之前,一直都是为周王室养马的。在昭国别的可能会缺,唯独不会缺了马。

    过往读史之时,扶苏总觉得祭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无论是天旱还是洪涝,帝王将相们拉帮结伙去郊外公费旅游一圈就算是为民尽了心,岂不是很扯淡?

    身体力行之后,扶苏却在心里向那些帝王将相们诚挚地道了个歉,这祭天简直太摧残了,能愿意一有事就设坛祭天的,都是真汉子。

    一路跋涉,终于爬上了咸阳畤所在的土丘。

    金乌此时方才从地平线上露出头来,时间正好。扶苏领着百官,先迎着朝阳东向祭拜,然后大声朗诵由七十二位五经博士呕心沥血写出的祭文。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

    要不是扶苏五年来从未中断过学习,从一介文盲做起,辛苦积攒了些才学,就这么一篇祭文他都看不懂啥意思。

    祭文读完还不能算完了,还得表给上帝看。扶苏合上竹简,再三参拜后,将竹简扔进了一旁早已燃起的火堆中。

    古人祭天,实际上祭的就是上帝。

    这个上帝当然不是此时还未诞生的基督教所侍奉的上帝,也不是很久以后才由道教鼓捣出来的玉皇大帝,而是一个很复杂、很抽象的概念。

    祂类似于上天,又不完全是自然界的上天,而是有人格的。祂是造物主,身上有已被封神的远古三皇五帝的影子,却又不是他们中某位的化身或者集合体。

    东周之人有将远古帝王部落首领封神的习俗,昭人能追溯到的最古远的血脉源头就来自五帝之一的颛顼。也就是《离骚》中所说的“帝高阳”,夏、楚都是他的子孙。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同时期的古罗马帝国也有将过世的先王封神的习惯。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古罗马人会在皇帝死后立刻对其进行封神,而不是等到千年以后。

    祭文表给上天以后,就要为其献上歌舞。因为祭文的目的就是唤醒上帝,告诉祂有人找,此时的歌舞可以将其目光吸引住,让祂感到愉悦。

    这也是个很有趣的观点。

    古人认为自己喜欢歌舞,因此具有一定人格的上天也一定是喜欢歌舞的,这与古希腊人构想神的方法如出一辙。

    有资格为上天奉献歌舞的,自然不是普通人,而是自幼严格训练的巫祝与巫女。

    巫,是昭人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巫的文字构造就能看出,巫是连结天与地的桥梁,而连结天地的方式,就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