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孙无忌带头,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请求斩了渊盖苏文。
群臣建言,李世民不由心头砰然一动。
这时候,那渊盖苏文站在大殿之中,发出一阵狂笑之声:“哈哈哈哈——”
此举顿时让李世民和众臣非常不悦,长孙无忌当下出言问道:“你这逆臣,为何发笑?”
渊盖苏文满脸悲愤的说道:“我渊盖苏文纵横高丽,位极人臣,如今生死岂能由你们来定?你们要看我渊某项上人头,渊某偏不让尔等得逞!”
说着只见这渊盖苏文猛的往旁边的柱子之上一撞,这一撞极为剧烈,众人不由觉得那柱子都晃了一晃。渊盖苏文动作极快,连旁边的卫士都没有反应过来。
只见他触柱之后,当即头破血流,一命呜呼。
李世民不由站起身来,走到渊盖苏文身边,俯下身子,探了一下他的鼻息。却是没有感到一丝热气。
摇头轻叹一声,李世民再次回到座位之上:“这渊盖苏文也算是一方枭雄,宁可自尽,也不愿受辱!好了,抬下去好生安葬吧!”
渊盖苏文的死不过是唐军在平壤其间的一个小小波澜,没有谁会去注意这个战败者。就连那些高丽贵族也没有。他们正忙着向大唐的各级文武官员献媚,以便在日后的利益分配之中能够拔得头筹。
荣留王一家尽数被屠戮,宝藏王死于大火之中,而且没有留下后代。整个高丽王族血脉到此便断了。李世民就是想要立高丽王,也找不到人。所以,李世民决定将高丽故地直接纳入到大唐管辖之中。
高丽一灭,剩下的便是百济了。
当初,百济与高丽同征新罗,新罗王遣使臣向大唐求救。李世民便决定征讨高丽和百济二国。
然而消息一传出,两国的反应各是不同。高丽整军备战,欲图与大唐一战。而百济却是一边派遣使臣向大唐赔罪,一面跟着高丽整军备战。如此首鼠两端的做法让李世民十分不爽。
如今,当渊盖苏文被俘的消息传到百济时,那百济王立刻派出了以百济王族为代表的百济使臣,来到平壤。百济使臣到达平壤的第三日,李道宗的八千骑兵这才到达平壤。
当时是张允文在主持平壤城的工作。于是,这些高丽使臣每每守在张允文居住之处,馈赠厚礼。死皮赖脸的要求张允文收下。后来张允文忍受不住他们的纠缠,搬到军营之中,这才好点。
等到李世民来到平壤城,这些使臣更是天天求见,可是李世民心头不爽那百济开战之时的首施两端,一直不让百济使团觐见,这可把百济使团急坏了。他们每日眼巴巴的守在高丽皇宫之外,希望李世民能够开恩接见使团一次。
终于,在将使团晾了近十日之后,李世民还是接见了这百济使团。
百济王族以扶余为姓,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为扶余人。
此次使团之中的主使便是百济王族中的成员,名为扶余诚,论起辈分来,据说还是当今百济王的叔叔。
这位叫做扶余诚的中年人在两位副使的陪同之下来慢慢走进高丽皇宫之中。一入大殿,这三人便齐齐跪下,遥遥向坐在王座之上的李世民叩拜:“罪臣百济使臣扶余诚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见到他们如此恭敬,李世民也不好过分为难他们,当下淡淡的说道:“免礼吧,上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