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不插手,你必然死于荣王赵与芮手中。除你之外,你觉得还有谁有能力统领那些惶惶四处逃窜的宋军余部?
当然,即便是你亲自出手,我想凭着你如今腥闻在上的名声,也无法让那些文臣武将服气。
你们宋国人呐,其他的本事没有,窝里横绝对一个个的都是能手。
陈宜中自然是不肯放手左相之位,以文御武,这是宋国官场的精髓所在,哪怕他再大度,也不可能将权力交给武将的。
各路军马,能称精锐者,唯有李庭芝的淮东军。但是拜你所赐,李庭芝也是所有将领中,最难服众之人。余下张世杰手中,五万没上过战场的兵马,不堪一用。
至于文天祥……”
赵权叹了口气,没多加评论。
对于这位在后世被捧到天上的爱国者,没法评论。
贾似道静静地听着,一语不发。
“宋幼帝,嗷嗷待哺,全太后又非有主意之人,平生从未接触过政事,如何能平息文武之间的争执?
这样的一支军队,连蒲寿庚都打不过,还想坐享渔翁之利?
大权国与元国若是分出胜负,灭掉宋国余部,可以说根本不需吹灰之力。哪怕斗个两败俱伤,宋军也根本没有机会了。
民心,已失!”
民心?
贾似道自认为是个玩弄民心的高手,如今却发现,自己对于宋国人,是真的有些误解了。
两浙民众,不支持四处逃亡的宋军,还能说是因为害怕已近在眼前的元军。可是福建呢?元国大军主力都还没攻至福建,福州与泉州却已经主动降元。
尤其是泉州驻军与百姓,竟然坐视三千皇室宗亲被屠杀干净而无动于衷!
贾似道抬起双手,缓缓地搓着皱巴巴的脸颊。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赵权会主动开始与元国发动全面的战争。
宋幼帝意外落水而死,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继承皇位,建立行朝以组织抵抗力量的皇室子弟了。
留给贾似道的,只剩下了当初布下的一枚闲棋——益王赵溢!
不管如何,赵溢身上,流的是赵宋皇族的鲜血。这也是贾似道,或者说宋国最后的机会。
“你希望我做什么?”贾似道缓缓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