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梦典>青春小说>暮云碧 > 第二回 佛头青(4)
    杜砚轩笑道:“白世兄既如此说,不如在庄中多盘桓些时日,我陪你到湖上好好玩一玩,看看是沙湖的景色好呢,还是雪山的景色好。”

    白衣雪笑道:“我虽有此意,只怕误了师父所嘱之事,罪莫大焉。”

    沐沧溟见白衣雪心地澄明,光风霁月,一派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心性,微笑道:“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沈重临终所托之事,不知贤侄心中作何打算?”酒酣耳热之后,终于话回正题。

    白衣雪神情一黯,旋即正色道:“多谢世伯好意。常言道,‘季布一诺,千金不移。’我既应允于他,必当践诺而行。沈神医临终言曾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小侄想来,若要救那沈姑娘一命,须得走趟唐家堡。”

    杜砚轩刚刚端起一杯热茶来,闻言惊得“啊呀”一声,手一抖,茶水险些洒泼在了胸前。方心达、丁心怡、戴心豪等人听了,无不张大了嘴巴,显得惊讶不已。惟有沐沧溟神色木然,沉吟不语。

    杜砚轩道:“‘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蜀道自古难行,更何况沈姑娘的身子虚弱至极,难以经得起长路颠簸,你何时才能赶到唐家堡?”

    白衣雪脸色坚毅,说道:“只要每日行得一程,五里也好,五十里也罢,总可到达唐家堡。”

    杜砚轩微微一怔,道:“天下武林门派林立,无论是外门功夫还是内家功夫,修炼起来均讲究‘渐悟’二字,如此铢积寸累,持之以恒,非一二十年,难有精进,非三四十年,难有大成。是以大多武林门派,虽有门户之防,却也较为松懈,缘由便在于此。然而四川唐门则不然,其以暗器扬名天下,精于淫巧,不二门的锻造和制毒技术,最为其利害攸关之处。”

    白衣雪点头道:“杜总管说得是。”

    杜砚轩道:“正因如此,唐家堡势必机关重重,戒备森严。那佛头青又是唐门的顶级毒药,且不说唐门是否研制出了化毒的药物,白世兄白跑一趟也未可知,即便他们已研制出了解药,白世兄要想取得佛头青的解药,何异于挟山超海?”说罢叹气连声,将一颗脑袋不停地晃动。

    丁心怡娇滴滴地道:“是哟,唐家堡可不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还望白师兄三思而后行。”

    白衣雪拱手说道:“多谢丁师妹关心。”转向杜砚轩道:“杜总管所言极是,此节我也想过,但事已至此,只求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为救沈姑娘一命,唐家堡就是龙潭虎窟,也得走上一走了!”

    方心达等人心中暗想:“那唐家堡是什么地方,岂能由得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此人如此大言不惭,无非是要在师父面前,有意羞辱我们一番。”几个人互视一眼,眼中皆有怨懑之色。

    沐沧溟见白衣雪语气决绝,向杜砚轩摆一摆手,说道:“‘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贤侄心胸磊落,胆气过人,胡师兄教得了一个好徒儿!如此看来,我四大山庄后继有人啊。”他说话之际,目光从自己的一众弟子的脸上一一扫过,暗忖:“胡忘归的弟子甫出江湖,便做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我座下的弟子,多为平庸之辈,难堪重任,我有这么多的弟子,又有什么用?”言念及此,心下颇为怏怏不乐。

    方心达、丁心怡、戴心豪等人被沐沧溟冷电般的眼神一扫,心中都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几个人面颊发烫,纷纷垂下头来,不敢与师父直视。

    白衣雪躬身答道:“世伯如此谬赞,小侄诚惶诚恐,实不敢当。小侄既应允了沈神医,当守抱柱之信,不论事成与否,自当试他一试。”

    方心达等人心中暗暗冷笑:“牛皮真是吹上了天,到时候你根本不敢去唐家堡,回头只说是没有讨得解药,又有谁知道?”若不是碍于沐沧溟在座,众弟子中早已有人出口相讥。

    沐沧溟摆手示意白衣雪坐下,呷了一口茶,道:“不知贤侄对那佛头青的解药,心中有何良策?”

    白衣雪眉峰微蹙,面露忧色,说道:“唐家堡的戒备如何森严,佛头青的解药又在何人之手,眼下皆不得而知,恐怕只得行一步,看一步,到了唐家堡再相机而动了。”方心达等人听了,心中均想:“相机而动?你说的倒也轻巧,当唐家堡是寻常的集市么?只怕还没见着机会,自己先到阎王那儿报到去了。”众弟子皆有幸灾乐祸之意。

    沐沧溟轻轻叹了口气,拈髯说道:“眼下也只好如此了。自密宗抡元唐门以来,近些年涌现出了唐泣、唐滞、唐浊等一众好手,唐门声势日隆。唐门密宗的好手之中,唐滞为人高调,行事张扬,名气也最响,唐浊痴迷武学,据说武功深不可测,当不可小觑。不过依老夫看来,唐滞终是斗筲之辈,难成大器,唐浊心性单纯,没有什么野心,倒也不足为虑。”白衣雪听了心中一凛。沐沧溟续道:“密宗中真正的大高手,是其宗主唐泣。此人心思缜密,城府极深,行事却又低调隐忍,贤侄此去,万万不可轻视,须小心在意此人。”

    白衣雪凝神细听,恭声答道:“是。世伯所言,小侄拳拳服膺,时刻谨记在心。”

    方心达脸上露出关切之色,说道:“白师弟一路小心,早日平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