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哥把肩上的粮袋子一放,道:“户部老爷,这是我捐的。”

    大妞的爹和娘也一人扛了一袋子糙米,放到了地上。

    “这是我们捐的。”

    接着村民们一个一个走上前,都扛着米,也不说话,一袋一袋的都放到了地上。

    荒年来了,一袋米就可以救一家人的命,二斤糙米就可以买一个小丫鬟,现在上京虽还没到饿死人的地步,但这些米卖了,对于庄户人家,也是一笔小钱,可以养活两个孩子。

    皇上站起来,也不用潘公公出声,自己问:“这些粮对你们不重要吗?怎舍得拿出来捐掉?”

    一个老汉笑道:“咋不重要?粮食还怕多,荒年能救命呢。”

    “咱是为太子妃。”

    皇上……

    旁边一人捅了他一下,补充道:“也是为了当今圣上。”

    “皇上是个好皇上,看他教出的儿子就知道,看太子妃就知道。”

    “太子妃没来的时候,年年挨饿,要是特别不好,还要卖儿卖女的,太子妃来了,咱过的都是神仙日子了。”

    “村里有了路灯,小毛贼都不敢来,照得清清楚楚的,家里有了灯泡,省了蜡烛钱,稻子种一次可以收两次,如今的日子可是有盼头了。”

    皇上……

    “如今咱在大冬天又种上了粮食,嘿嘿……”

    那老汉憨厚的笑了笑。

    老潘眼泪汪汪的。

    一个老阿婆抖着身子,指挥着两个小孙子抬了半袋米来。

    老阿婆身上的衣服还打着补丁。

    皇上:“老人家……”

    那老婆子道:“我一个瞎眼老婆子,活一天算一天,啥都经过了,可太子妃治好了我的眼睛,一个铜板也没收,挨饿的日子我过过了,不怕,我和孙子紧省些,这个捐出去吧,救得一个人,也是我老婆子报了太子妃的恩……”

    皇上的眼睛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