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看老爹来了,赶紧介绍,“陈伯伯这是我爹,爹,这是陈伯伯,这是陈家大公子”。
陈贵山跟赵父互相见礼,陈继铭给赵父见晚辈礼。
赵父满意点头,然后就盯着陈继铭看,看的陈继铭差点坐不住。
赵父眼中陈继铭,这不像没读过书的人,肚子里没有墨水,装不出这副云淡风轻,举手投足赏心悦目样子。
赵父试探交谈,言谈话语颇有才学,把赵父惊住了,“你都读过什么书”?
陈继铭温和一笑道,“晚辈幼时家贫,没进过学堂,遇到好心夫子得以窗外开蒙,后来自己读了四书”。
赵父问,“可有读五经”?
陈继铭谨慎道,“晚辈通读过春秋”。
“春秋啊,陈贤侄可想过去考科举”。
陈继铭摇头,“晚辈不曾想过,晚辈是家中长子,当为父母分忧”。
赵父颇为遗憾,“你心性通透,考科举方能封妻荫子”。
陈继铭笑道,“晚辈与科举无缘吧”。
陈景铭在心里翻个白眼,他哥四书五经全都读了一遍,不过是最喜春秋罢了。
大哥要是肯考科举,一定能考中。
大哥也真是的,一个劲让他考科举,说他是长子,该守家业,唬谁呢,我又不是真小孩子。
陈继铭不为所动,他不会考科举,陈家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如果他不在家中操持,父母守不住家业。
比起去朝堂尔虞我诈,不如安稳打理家业,多年后也许陈家也能成为安德世家。
陈继铭端坐不动如松,神色自若,这让赵父有些拿不准。
自己女儿嫁给眼前少年,后半辈子会衣食无忧,想要封妻荫子,肯定不行了。
罢了,陈家有御赐“为善有方”匾额,这等荣耀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女儿被人退婚年纪也不小了,再不抓住机会,后悔晚已。
赵父想到这里对赵坚道,“我跟你陈伯伯说说话,你们去另一间包间听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