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异正就着泡萝卜和烤鱼吃米饭。
他忽然想到。
洞人有没有可能也是氢基生命?
周异立即进行意识链接,询问洞氏。
“原来还有氢基生命。”
“周董您真是博学多识,我将这事记录在管理员身上,免得忘记了。”
不过它也不确定。
洞氏提议:“或许记录地上有相关的描述,但庇护所里没有。我们可以找出300万个同类进入氢基生命环境,看它们能否生存。如果活下来,就说明我们可能是,如果死掉了,就说明不是。”
周异摇头:“算了。没必要为了一个猜想让300万名洞人送死。”
洞氏却认为:“这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它们死得其所。”
周异:“……”
对方解释道:“周董,洞人生命周期很短,按照这边的时间计算,从诞生到自然死亡只有60分钟。即使没有参与这些测试,它们也同样会死去。”
“我们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就是靠大量同类的死亡堆积而成,即死的洞人,就是来做这种事的。它们的死亡将会为自己后代,以及整个群体提供宝贵的记录。”
“将死亡变得有价值,是洞人的义务。”
它这么一讲,周异就明白过来了。
这是洞人族群的一种文化共识,弥留之际,就将自己生命最后一点的价值回馈群体。
觉得既然洞人自己都这么干,那也行。
周异带着贝壳庇护所一路赶赴玛丽亚医院,找到达芬奇进行实验测试。
实验被设置在了医院的科研部大楼。
在溯流者建议下,达芬奇搭建出了四个简易的氢基生命环境。
这四个人造生态箱里,分别对应低温环境、高压环境、无氧状态、液态氢环境,包含了氢基生命出没的主要场景。
30分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