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国之柱石,本官自然是要找你这个兵部主事询问清楚。”
周延儒轻轻的开了一个头,却又显得十分的索然无味,这是一招相当高明的抛砖引玉。
只是张国维这种刚直之辈,有些听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罢了。
“如此直达天听的大事,所有的军功核实,我兵部的人员都是亲力亲为的。
甚至有些时候,还是派遣几队不同的核查人员去具体核查。
所得到的结果,无一不证明赵平乱的军功是真实有效的。
现如今,洛阳、汝州这些关键城市,都是我们大明的军队在驻守,这样的战功,是做不了假的。”
张国维就事论事,听得周延儒也是暗笑不已。
“张大人,现如今,我大明是内忧外患。
关外的满清吃下了锦州、松山两座核心堡垒,将宁锦防线给彻底击破,兵锋直逼山海关,因得关内英豪无不惶惶。
前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是因为擅自议和,被圣上下狱的。
将来,这陈新甲,很可能也是一个斩立决的下场。
所以,这赵平乱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未来的处境,其实比谁都凶险。
现如今,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这三尊大匪一个都没有死,仅仅只是解了开封城周王的围困罢了。
关内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关外的满清更是虎视眈眈,一个赵平乱,又能起到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周延儒略略的分析了一下大明内忧外患的局面,听得张国维是连连皱眉。
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大明好不容易又出了个赵平乱,使得大明摇摇欲坠的民心安定了不少。
难道,要公然的抨击赵平乱的功绩吗?
“张大人,钢则易折的道理,您不会不懂吧?”
眼见张国维满脸的疑惑,周延儒又慢悠悠的补充了一句。
听闻到这话,张国维也似乎隐隐嗅到了周延儒要打压赵平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