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京师解除戒严,安抚天下,杨洪等人班师还京。】

    【论功封赏,杨洪封昌平侯,石亨封武清侯,于谦加少保、总督军务。】

    【于谦推辞,不准。】

    【北京保卫战,于谦实为第一功臣。】

    【又因有拥立新君之功,朱祁钰为了表示对其的优崇,特命给予双俸】

    【于谦上书固辞,说自己家连仆人都算上了只几口人,原来的俸禄就足够了。】

    【现在边境、京城用费浩大,百姓有输纳之苦,军队也需粮饷,所以还是请求只支一俸。】

    【朱祁钰因其房舍简陋,又赐宅西华门。】

    【于谦仍固辞不受,说:“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

    【朱祁钰不许,他就将皇帝赏赐的盔甲、玉带、玺书之类放在那里,一年去探视一次而已。】

    【自己仍居住在原来的地方。】

    ……

    {调于谦回京是大明战神做的唯数不多正确的事。}

    {说于谦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大明帝国,也许有些夸大其词。但说他是大明的捍卫者,没有任何问题!}

    {正统十四年的于谦都已经已五十二岁,在当时已经接近老年了。}

    {八个月之前,还只是个兵部右侍郎,还远远称不上“股肱之臣”。}

    {可就在年底,他成了无数人景仰的“救时宰相”,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这其实就是很悲哀的事情,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没有“土木之变”给大明王朝带来的灾难后果,没有朝中重臣损失大半,在京城没有多少根基,也不善于经营人脉的于谦,不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守城英雄。}

    ……

    大汉·文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