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点半,我正送一位刚签完基金单的客户离开办公室。yAn光洒进大厅,地板上投下几道浅影,气氛安稳得像什麽都不会出错的一天。
我的主管神sE犹豫地走进来,站在我办公室门口:「小猫,方便聊一下吗?」
他难得有些紧张的样子,让我不由得正襟危坐。「嗯,怎麽了吗?」
「刚刚林董打电话来……嗯,他有点小小抱怨,说你最近常常打给他。」
林董,二十多年前在我们这一区开了第一家连锁美语安亲班。当时正值社会重视英语教育的时期,再加上双薪家庭普遍,他的事业迅速壮大。虽然近几年安亲补教业竞争激烈,但他的机构是自有物业,没什麽营运压力,加上近几年几笔土地买卖进帐不少,一直是我们分行的重点客户,也自然成了我的理财对象。
上个月他的土地款入帐,经理带着理财主管与我前去拜访。他提到之前的小额投资获利不错,表示想用相同策略做大金额C作,只是时机点需要判断。也因此他希望接下来我能定期提供市场资讯,好帮他抓到合适的入场时间。
我平时就有每日整理市场观察分享给客户的习惯,因为林董的要求,除了原本的每天短讯简报,我会再於周中寄出一封市场看法。若他有兴趣,我们会进一步电话讨论。我没有主动催促,更谈不上穷追猛打。
主管坐到我对面,语气小心翼翼:「他说……最近压力有点大。觉得市场波动太剧烈,想先观望一下。」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为难。「小猫,最近你就先别跟他联络了。他的部分,改由我这边接手。」
我怔了一下,明明最近和林董的互动没有异状,语气也都是平和的,甚至还说感谢我整理的资料清楚有用。我试着让自己听起来冷静一点:「襄理,我不是不在乎业绩,但做理专这麽久,我一直把长久经营放在第一位。」
「从您把客户交给我那天起,我就知道这不是短跑。您应该也知道,我不是那种为了数字会一直盯着客户的人。」
主管点点头,像是早就明白这些。「我知道,你的个X我最清楚。经理还常说你对业绩的需求就是不够狼X。不过……林董既然开口了,我们也只能顺着处理。」
他起身准备离开,转身前补了一句:「小猫,别想太多。我觉得这也许只是他暂时不想下单,找的理由而已。」
「我们一直都很肯定你。」
他走後,我望着办公桌上的笔记本,沉默了好几秒。
我知道自己这几年是怎麽做的。固定的市场分享、关键时点的说明、尊重客户步调、避免施压——这些原则我从来没忘。若客户主动询问,我便深入解释,有机会,我会抓紧,但若时候未到,我也不强求。这样的方式,让我走得稳,也让许多客户愿意留在我手上。
可我还是被划了线。
我不明白,到底是哪一个环节让他觉得「压力大」?我不曾多问一句,不曾强求一步,甚至连提醒都选择最客观的方式表达。
我心里闷闷的,林董之前对我向来客气,语气也和善,甚至会跟我聊他孩子出国的事、聊他买房时的纠结。那样的人,怎麽会在主管面前,变得那麽陌生?
我说不出来是失望还是心寒。只是那种「突然被cH0U走信任」的感觉,很像你努力铺好一条路,却被告知这根本不是对方要走的方向。
然後你也不能问为什麽,只能静静站在原地,假装没事。
可是真的没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