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青只好自己查的昏天地暗。
这时候,齐国和晋国传来了打仗的消息,折青晕晕抬头,第一个想法便是:修水坝的流民有了。
只不过那么远,该怎么把人运过来呢?
第42章战争与文学上
三月末,晋国,涂山城。
因为晋国跟齐国打仗,涂山城内,老百姓们能逃的便逃了,不能逃的,也等着城破人亡。
都知道是城破的结果。
因为这里已经只剩下一百多个兵了。
“将军,援兵还能来吗?”一个士兵饿的面黄肌瘦,手里握着一把已经有缺口的刀,问守城的郑长隆。
郑长隆是涂山城主的儿子,他爹半个月前跟齐军打仗的时候死了,兄长三天前出城打仗的时候死了,如今,郑家就剩下了他一个。
他今年二十三岁,守城的任务压在他的肩膀上,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但这并不是他最绝望的。
他绝望的是,他带着涂山城的战士,足足三千多人,奋战浴血在最前面,但是朝廷答应给的援兵还不来。
三千多人,十几天来,已经只剩下了一百多个。
他慢慢的也算明白过来,朝廷根本管他们的死活!这个腐朽的晋皇室,已经被小人把控,整天吞咽吐雾的吸鸦片烟,死到临头了,还觉得无所谓。
三月中旬,齐国的大军就破了皇城,晋国皇室连忙带着大臣们南迁,迁到了涂山城两座城池之外的高阳城。
就在两座城池之外,只要涂山破城,他们也不得不再次面临齐军的铁骑,可这种道理,也没有一个人能想的明白,十几天了,高阳城还不派兵来,就指望着他们死守在城里,能多撑一会是一会。
幸而涂山之外还有流民军跟齐军打突击战,减慢了了齐军的进攻速度。
朝廷军,还不如流民军。
“将军——援军还会到吗?小的实在坚持不住了。”,另外一个士兵手断了一截,只有左手能拿着刀。
郑长隆闭眼,咬牙恨道:“再坚持坚持,援军一定会来的。”
他旁边的士兵就笑了,“将军,俺信你。”
郑长隆站起来,拿起刀道:“人在,城在,人亡,城亡。”